听说上海人民都去抢Costco了,至于吗?至于!发表时间:2019-08-28 23:33作者:小派来源:小派
昨天有一家美国超市Costco开业了,然后…….就被挤爆了,被迫提前关门停业。 这场面,我只在TFboys六周年演唱会见过。 注意:这还是工作日噢! 都是干商超的,家乐福在中国亏损了几个亿后,把业务出售给了苏宁。麦德龙出售了中国业务,沃尔玛也从2016年起,就相继关闭了73家分店。 然鹅,costco 让他们看到的:你们弱爆了。 Costco是如何令大家疯抢的呢? 1. 真的有利可图相信这几天大家也都知道了,costco是一家会员制商超,只要你开了会员,买东西闭着眼随便买,因为他们是进价10美元卖价就是11美元的主。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1) 会员费便宜costco开遍全球,每个地方的价格都不一样,上海的不知道是不是最便宜,但绝对属于便宜那一档位的。
并且,这个会员费还是随时想退就退,但是如果你退过两次,就终生不得再加入会员了,给予了消费者充足的信任和尊重。 (2)商品便宜costco商品价格有多低呢,小派来对比一下: 吕牌洗发水100ml:
MacBook pro15英寸笔记本电脑:
此外,200块钱一双的Adidas运动鞋、100块钱一整个蛋糕…… 看到这,你可能有点不认同,光靠这两个他们就这么挤着第一天去抢购?会员卡APP就可以开,商品之后又不会涨价,急着去现场挤什么。 所以,不光是我觉得还有很多人会觉得除这些优惠外,开业首日一定会有别的折扣! (3)有开业限时活动这也是一贯的套路嘛,开业首日总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能捡更多便宜。 比如:茅台1498元(市面上普遍2500元左右),这个活动只有3天,那也不怪有人抢购了,毕竟一倒手就是日薪1000块啊。 综上所述,便宜=不要钱,抢购一下也是应该的。 2. 价格+信誉二合一保障在costco还没开到国内的时候,很多人就已经知道他了。加上后来还有山姆这种会员制商超帮他推广(同行衬托、帮建立会员制认知),但是山姆商品价格不低!!!现在costco还能做到价格低,不容易了。 其次,海外部分货源国内进口渠道有限,Costco货源保真,没有其他电商假货之嫌,也没有代购买假货之嫌,比去国外买的话省了来回机票钱,特定产品还是有优势的。 所以,还没开,就有背书,大家对他的期待就更高了。 3. 国内第一家,大家就看个热闹2万平米的Costco闵行店内,全球社交平台爆火的2米高小熊、Costco独家的巨型乐事、半个人高的狗粮……这些都让人很好奇。 所以,想发朋友圈的大妈,写公众号的小编、拍抖音、vlog的博主都想先一步探探究竟。 话说回来,我们的N线城市开了第一个沃尔玛也是差不多这阵仗,大家好奇嘛,就去抢咯,新鲜感过了就……回归平静。 4. 上海人可能没我们想象的那么“有钱”看到这种人山人海的场面还要参与进去,你能说他是消费力太强吗? 不不不,随着以后物质条件进一步改善,这种人会越来越少的。 这种行为的核心,都是愿意付出时间,去获得降低生活成本的机会。 尤其是大爷大妈们,年纪大没什么事情干,尤其是在大城市里,邻居可能都不熟悉,老人也很寂寞,就连早上去菜市场抢菜都能和身边的老人聊聊天挺好的。所以,他们的时间不值钱,所以觉得为了优惠坐几站公交,省几块钱排两个小时队很值。 5. 广告效应人多不可怕,怕的是刚开业门可罗雀。不确定拥挤的人群里有没有拖,但是这之后微博、贴吧、各种网站的文字和咨询,算是白来的广告啊。 最后呢,对costco的模式说一点我自己浅薄的看法。 在中国这种模式会损害很多代理和经销商的利益同时品牌供货商也丧失话语权承受了更多压力,间接的损害了很多人就业生存问题。 所以,会不会被压制?就不知道了。它会给中国零售业“上一课”,还是被中国市场“上一课”还需拭目以待。 反正他如果能一直保持低价绝对是赢了。 最后,来深圳开一家吧!! |
|